《[综/宝莲灯]千年修》转载请注明来源:读趣阁duquge.org
人间二月,正是万物复苏,春意初现之时,钱塘县县衙内却是一片焦头烂额,气氛凝重。
钱塘县捕头李公甫当捕快也有十余年了,还是头一次见到杨知县如此如临大敌的模样。杨大人对下属向来是呼来喝去,大摆官威,他本以为大人只有面对家里那位泼辣的三姨夫人时,才会如此卑躬屈膝,和颜悦色,一口一个下官,唯恐怠慢了贵客。
懒懒倚在上座的那位年轻公子,论样貌倒是极好的,剑眉星目,暗红华服外罩玄色外衫,仪容清俊非常。虽身着便衣,看不出官居几品,那袖口银丝浮绘,分明是出自苏绣中的臻品。李公甫小小县衙捕头,一年的俸禄,恐怕还买不到人家衣衫上半片蜻蜓。对方身侧只带了两个身材魁梧的护卫,俱是目不斜视,单看腰侧佩剑寒光凛凛,料必定身手不凡。
李公甫正在揣测此人身份,但见对方将碧螺春的茶盏一搁,瞥了一眼战战兢兢的衙门众人,慢悠悠的启唇,“杨知县,你可知罪?”
杨知县登时面色大紧,弯下腰就是一揖,“这个……下官惶恐,还请王爷再给下官宽限几日,下官定当竭尽所能,将盗库银之贼子捉拿归案……”
钱塘县为临安城首县,一向治安良好民风淳朴,三个月前开始,却出了件匪夷所思的怪案。存放于县衙银库中的库银遭窃,且库门未开,库锁未启,前后数次,合计有几千两纹银不翼而飞。官库被盗,兹事体大,杨知县查无头绪,遂上报朝廷,当今圣上知悉此事后大为震怒,要求钱塘县速破此案,将大盗捉拿在监。
堂上这人,便是奉旨而来的钦差大人——清河郡王梁连。
这梁连为当朝相国梁太师之子,梁太师是三朝元老,朝中文武百官过半都曾是他门下,且拥立圣上有功,是开国以来屈指可数的异姓王爷之一。梁太师尚有一女,品貌俱佳,深受万岁宠爱,早年册封为贵妃,宠冠六宫。
梁太师与梁夫人是老来得子,对小儿子自然是宠爱非常。他那贵妃姐姐年长他十几岁,长姐如母,将幼弟也是爱护有加。梁王府在临安算得上权势熏天炙手可热,养成了梁连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也不奇怪。
李公甫暗暗咂舌,原来这人就是临安城有名的风流恶少,真真是金其外败絮其中,白瞎了一副好皮囊。他看的有趣,不想杨知县回转身来,已将矛头对准了他,“李头儿,你追查了这么久,对这胆大包天的贼人,可有线索?”
李公甫闻言一愣,只得据实回话,“这……据目击的衙役描述,此贼身着青衫,行踪飘忽,属下推断,他大概不是个人……”
“不是个人?”
杨知县不可置信的反问道,“那他是个鬼啊?”
李公甫拱手再拜,“大人,据属下推断,他也不像个鬼。”
“既不是人也不是鬼,难道他是神仙不成?!”
眼看越说越离谱,杨知县不由得怒道,“你可知在王爷面前妖言惑众,其罪当诛?!”
“属下……”
“哼!”
堂上梁连目光渐沉,拍案而起,“你们少在本王面前唱双簧,分明是杨廷张你办事不力,捏造鬼神之说妄图推卸责任,你当本王是三岁小孩吗?!”
杨知县被他吓得浑身一颤,慌忙道,“下官不敢,下官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欺骗王爷和朝廷呀。”
梁连走下堂来,好整以暇的围着杨知县踱了几步,忽而冷笑一声,“这钱塘知县的位子,杨大人若是坐腻了,大可说一声,本王定当奏明圣上,择贤能者居之。”
眼见杨大人身侧双袖抖如筛糠,额头冷汗都下来了,李公甫心中也愈加忐忑,只得硬着头皮道,“请王爷和大人放心,此案一日不破,属下就死守银库,只要那贼人胆敢出现,必将他拿下,依国法处置!”
“不必了,”梁连斜眄他一眼,似笑非笑,“本王料想凭钱塘县一群酒囊饭袋,怕是抓不住犯人,所以这次专门带来了梁王府近卫,今晚由本王亲自守夜,不信那飞贼还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清波门双茶巷有座财神庙,香火旺盛,迎来送往,与财神庙仅一街之隔,有一处人迹罕至的宅院,名叫仇王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风息悠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读趣阁duqu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