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趣阁【duquge.org】第一时间更新《倾危大秦》最新章节。
在扶苏的“讨逆”公告被各地知道之后,最恐慌的莫属胡亥,他本来得位就不正,心里有鬼。原本以为至孝的大哥扶苏会对他心中至高无上的君父诏令不加怀疑,立刻执行。
如今扶苏不但没有理会这封诏书,还要起兵攻打过来,要知道,扶苏不死对胡亥的皇位便是最大的威胁。
百官都知道始皇帝活着时对公子扶苏便十分看重,在政治结构中给予特殊安排,使之在诸公子中能够脱颖而出,一枝独秀。
秦国刚完成一统时,始皇帝当时是有心向儒的。在统一之后便让儒生淳于越为扶苏的老师,儒学的“君君、臣臣”的关系,正是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
这大概便是当时有些“尊儒”想法的始皇帝培养公子扶苏的方式,但是儒学的弊端也十分明显。
始皇帝封禅泰山,征从齐鲁之地博士七十人,来到泰山脚下。始皇帝觉得儒生对于封禅之礼较为熟悉。
群儒仗着始皇帝向儒,无不各地吹嘘倨傲,在泰山脚下商议封禅大礼时,各抒己见,引据经史典故,高谈阔论,最后争执不休。
儒生完全不考虑实际的只想情况,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各种方式没有任何意义,用迂腐二字来形容完全不过分。
最后这些儒生所倡议的各种繁琐难行的礼节让始皇帝彻底认清了儒生的迂腐,相较法家的求实效,儒学的繁文缛节根本不适合拿来治国。
所以伟人曾经说厚今薄古谓之明君,厚古薄今谓之开倒车。
始皇帝震怒于儒生所说为避免车轮压坏泰山一草一木,需要把车轮用蒲草包裹起来的说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