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趣阁

第二十二章

《[清]福晋独秀》转载请注明来源:读趣阁duquge.org

在出宫之前,穆青送了些小礼物去给十一阿哥,虽然她知道这小孩的未来,可人家自己并不知道,还浑浑噩噩的感叹生命将逝,她送的小东西都不贵重,不过胜在制者的巧思,希望十一阿哥能感受到这世间还有许多没体会的趣事,别小小年纪就愁肠百结。

不要像她一样,非得死后重生才知道后悔与珍惜。

另外,之前穆青给九阿哥准备的生辰礼物也派人送到了阿哥所。

生辰宴虽没办,九阿哥人也迟迟不归,可未免落人口实,早就准备好的东西终究是要送的。

回府的路途很顺利,穆青刚下马车,就看见一个圆滚滚的小团子托腮坐在门槛上,几个奴仆凑着说话,胖嘟嘟的脸上满是不悦。

只是一看见穆青的身影,小胖子脸上立刻扬起了灿烂的笑容,迈着小短腿就往穆青这边跑,身后乳母,丫鬟跟了一堆。

“姑爸爸,你终于回来了。”

穆青笑盈盈地抱起他,“哎呀,咱们家的小巴图鲁又壮实了,姑爸爸都要抱不动了。”

小胖子搂着她的脖子,甜腻腻的喊:“姑爸爸,博敦一直有好好练武哦。”

穆青抱着他进屋子,找到董鄂福晋的时候,却发现屋子里摆满了各样的珍宝器。

穆青和博敦不约而同的赞了一声,穆青才问道:“额娘,这些东西都是哪儿来的呀?”

“都是堆积在库房里的物件,一样样都胡乱堆在一起,再不整理要积灰了。”

董鄂福晋挑出一件晶莹剔透的瓶,仔细端详了后,道:“这瓶正好拿到你房中,让下人每天折些花枝插上。”

穆青点了点头,将瓶拿到一边。董鄂福晋忙的脚不点地,穆青和小博敦却什么忙也忙不上,两个人蹲在一边说话,嘻嘻哈哈吵吵闹闹,直把董鄂福晋闹得头疼。

当即就给穆青弄了个题出来,“五天后就是显亲王府的三格格的生辰礼,你帮额娘也看看,该送什么生辰礼过去。”

穆青下意识的回了一句:“显亲王府哪来的三格格?”

她这两世都不善交际,皇室宗族又人丁兴旺,有许多人都记不清楚,不过显亲王府的事她知道不少。

显亲王府人丁兴旺,清一色全是阿哥,这在康熙朝可是大新闻,人人都说显亲王府有生子秘方,没看他们府里不管是嫡福晋还是格格,一水儿生的全是阿哥,足足十六个,个个健康。

当时好几个皇子福晋都上门去讨药方,穆青原本是不信的,可大福晋用了药一胎得男,连八福晋都怀了一胎,虽说后来不慎小产,可听说也是个男胎,这足以证明生子秘方的有效,这样一来,显亲王府的门槛差点被踏破,连穆青都忍不住心痒去拜访。

穆青记得很清楚,王府里一个女儿都没有。

董鄂福晋没想那么多,只以为穆青早就把三格格忘了,就随口说了一句,“你这孩子浑说什么呢?三格格是显亲王福晋的嫡女,已经封了和硕格格,额娘还记得,在你儿时抱你去王府玩过一次,格格还给你塞了好些糖。”

穆青一愣,顺着额娘的描述搜寻记忆,还真想到些许关于和硕格格的片段。

可是……明明显亲王府没有格格啊。

她绞尽脑汁想了想,又想到一个不对的地方。

显亲王的嫡福晋不是早该病逝了吗?怎么还健在?又生了格格?

董鄂福晋没觉察出穆青的不对劲,只顾着手上清点物品,又说:“格格的婚事已定,明年开春就要远嫁蒙古和亲,今年怕是在京中的最后一次生辰,福晋就想为格格大办宴席,请了不少客人去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龙藏》《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泰昌大明》《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被首座抛弃之后》《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

一剪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读趣阁duqu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悍女麴凰驭龙婿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诱梦穿时空的女将军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谬接瑶华枝我是主母,也是孟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寻找轮回的你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三魂七魄归位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姝宠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哇!女总裁是皇帝表妹不欲攀高枝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离人终成相思意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这个修仙过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