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真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读趣阁duqu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场靖康之耻,简直憋屈到痛。
不是宋军不能打,实在是背的锅太重。五代军阀石敬瑭轻松一跪,幽云十六州打包送了辽国。接下来的北宋就悲剧了,战略要地和战马产地全丢。
待到西夏也崛起,更是被两大强邻夹到了死角,时不时被猛锤。就这样还能扛一百多年,确实不容易
办法不是没有,而且北宋的君臣们也早懂:有一个说起来很简单的办法,只要北宋办得到,不但能轻松甩锅,而且战局满盘皆活。
如此美的办法,只是做起来比较难先灭西夏
再过些年,宋朝下定了这个决心:西夏,大宋必须啃掉
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不惜血本打造了足以争锋辽夏的骑兵军团。好似新出炉的青锋宝剑,锋芒直指西夏。天赐良机更摆在眼前:西夏爆发内讧,夏惠宗被母亲梁太后囚禁,内部一塌糊涂。
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元丰五路伐夏”战役,就这样轰轰烈烈上马,动用四十万战部队,如果算上配合战的后勤民夫,总人员数更接近百万。
这是大宋赌上国运的一战
可就在这历史性的时刻,败事的人终于姗姗来了:刘昌祚的“友军”,环庆路统帅高遵裕就是现在这位还年少,没有入官场的高公子。
他爷爷是北宋开国功臣,亦是抗辽大英雄高琼。
就是那位澶州之战上,护卫着宋真宗登上城楼,激得宋军士气大振的高琼将军。仗着这么牛气的家世,投身军界的高遵裕,不但混的顺风顺水,更惯出了心高气傲的毛病。
都说北宋重文轻武,其实跟论资排辈的毛病比起来,重文轻武真是个浮云。做军人的再能打,都不如摊上个好爹好爷爷。功臣子弟在大战中担任要职,早就是正常现象。
但放在高遵裕身上,这事就真坑爹了
高遵裕私下里以监军的身份,抢了军权。到处瞎指挥,哪里难攻朝哪攻,让宋军碰的头破血流。
宋朝赌国运的一战,严丝合缝的机会,却毁在了一次错误的用官二代身上。此情此景,好比一句老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更叫人无语的,却是北宋此后的处理,闯了大祸的高遵裕,只是被轻轻责罚。前方几十万将士的血,白白流了
一想起这些,朱子龙此时此刻,就是心如刀狡,直感觉想杀了这货。
那边,青楼老板娘快步上前,扶着高公子坐下:“高公子能光临我们这村野小店,实在是让小店蓬荜生辉呀。不如我再叫两个姑娘来陪你”
高遵裕却是一摆手,道:“慢着。本公子久闻上官姑娘大名,今日专程为上官姑娘的初夜而来。”
好吧,又一个闻名而来的,比西门庆还直接,还露骨。
众人一阵直冒白眼,就连西门庆和富安也是如此。
这货一听说刚才有人打赏金元宝给上官师师,也不二话。从腰间取下一个荷包,又掏出两锭更大的金子,砸在桌子上,砰砰带响的。
一些龟公们见了,惊呼出声,喃喃念叨:“我的天呀,一百多两黄金呀,足足能在城里买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院,还能之下几十亩田产,一辈子一世无忧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